如何实现创业梦-艾学蛟.epub
预览字体调节
序言:创业时间到 任何时代都是创业最好的时代,任何时代也同样是创业最坏的时代。 因为经济危机,人们的规划有了普遍的规范:推迟。MSN中文网对2万名网民做了一个跟踪调查,有14.5%的人打算推迟结婚,有5.8%的私企白领女性和5.5%的外企女性打算推迟怀孕,30%左右的白领推迟购房购车,另有30%的网民准备推迟或放弃创业。 十恶不赦,似乎成为经济危机的代名词;噤若寒蝉,似乎也成为身处其中之人的感受。在没有创业经验的人眼中,创业之路重重险阻。经济不景气带来的工厂倒闭、大裁员、市场需求缩减……萧条、惨淡、阴冷、慵懒等悲观氛围如空气般弥漫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也给那些尚处于萌芽状态的创业者心头蒙上一层阴影。 但创业“过来人”却并不以为然,联想教父柳传志大呼:目前的危机是青年创业的最好机会。英雄所见略同,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更是语出惊人:人类社会进入商业社会全球化必须要面临发展的痛苦。中国是未来10年全球机会最多的国家,在100年才一次的“冬天”创业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好像,经济危机也不是想象中的“青面獠牙”,相反,企业管理专家在评价危机对创业者的影响时,大多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一切都便宜起来,原料、房租、推广资金、用人,创业所需资源的价格都降低,精打细算之下,在危机中创业至少能省30%的资金。 廉价运营与创业心态发生改变,导致小企业立即倒闭的原因总是缺钱,而越是廉价经营的公司,就越不容易倒闭,创业者取得成功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做一只商界的蟑螂。 竞争减少,服务专业化,大公司留下更多机会,经济危机中企业运作趋于保守与稳定,将目标对准主流业务,对边缘类型项目适当放手。 …… 经济危机令竞争变小了。技术革新的列车,总是定时从车站发出。如果别人蜷缩在墙角,不肯上车,那么整个车厢可能只有你一人搭乘。一切都预示着两个季节的同时存在:经济的寒冬,正是创业的春天。 而在春天,政府的政策也刮起了暖风,各种优惠政策如“创业增加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将“创业”推向成为绝对的吸引眼球的话题。 突然之间,创业就在我们面前,成为一个有头脑、有知识、有方法、有勇气的平民的选择。这个曾经神秘而又高深的词汇,经过经济大潮的冲洗后,开始被搬下神坛,成为与吃饭、穿衣等同样普通而又平凡的“一般词儿”。 而创业是什么滋味,又成为人们急于要了解的谜题。 几乎每一个创业者都会告诉你:我的故事和你在媒体上读的不一样——没有那么成功、没有那么传奇、没有那么顺利,当然也没有那么艰苦;没有花那么多钱也没有拿那么多钱;没有那么坚定但也没想那么多;没有那么未卜先知,一切都带着偶然性。甚至也没有那么多故事和创新,高新科技以及风险投资联系起来的一些做法连创业管理学也不能把它分类。 桃子是什么滋味,咬一口就会知道;创业是什么感觉,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最深切的体会。如果你想要验证此番话的正确与否,不妨加入到创业大军,来体会创业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奇。 在这突然停顿的经济电梯里,不要绝望地呼喊,更不要消极被动地等待,而是要快速行动起来,找到自己在人生以及社会中的位置。打工是监狱,创业是越狱;在创业中战斗,在创业中修炼,在创业中成长。 第一章 为什么要创业 这个世界的辉煌有一部分要归功于渴望成功的人对天空无休止的向往。成功就是随时能做好难做的事,解决发生的事,因而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觉得精力充沛、喜悦与心情舒畅。换句话说,成功就是从来不觉得疲劳,而年轻为这一切做好了准备。 ——《年轻呼唤成功》 有人安于某种生活,有人不会。能安于自己目前处境的就如此安逸地生活下去,不能的只好努力另找出路。你无法断言哪里才是自己需要的成功,也无法肯定当自己到达了某一点之后,就会知足。有些人永远不会感到满足,他的满足欲只建立在不断地追求与争取的过程之中,因此他的目标不断地向远处推移。 创业,在某种程度而言,正是不满足之后走向成功的一道宽广大道。 创业是种生活方式 创业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不要孤立地看企业生存,生意与生活不要分得太开。 ——《赢在中国》2007年度冠军得主李书文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注定要经历的风波,就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必然诞生的光荣。所以说,人物必定诞生于某个时代,而带着时代烙印的人物又必将彰显这一时代的特色。 当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打破中国姓资还是姓社,开放搞活市场经济之时;当全国人民纷纷摩拳擦掌,准备投入浩瀚的商海之际;当资本大潮汹涌迈进中国这片热土,激活人们心中埋藏的那份热切之后;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证明自己的存在和创造价值,而义无反顾地踏上求索之路……这一切都围绕着经济而动,展开着一个以经济为圆心,以创业为半径的各种或大或小的“画圆运动”。 时间步入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大潮和信息革命如火如荼地开展,“创业”一词更是红遍大江南北,成为人们口中出现频率颇高的词汇,“今天,你创业了吗”大有代替“今天你吃了吗”之势,张朝阳、马云、史玉柱、陈天桥……这一串闪亮的名字,激励着无数创业者的心。 然而,创业也并非现代的独有特色,中国华夏五千年就是一部诠释成功创业的史记。从秦朝呐喊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吴广起义军揭竿而起,到生于草莽的刘邦创建雄汉伟业,再到少年时期历经磨难的朱元璋开创历史的大明王朝,这些出生草根的人物让自己置身于时代的洪流之中,顺势而为,从而开创了惊天动地的伟业。 虽然分属领域不同,而兵荒马乱的年代,往往是英雄辈出的契机;而和平安宁的今天,也提供了英雄辈出的机遇,于是社会上出现了为数众多的财富英雄。但是,如何看待创业,或者怎样理解创业精神,是否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心向钱看”,十分值得商榷。 有许多的著名企业家,在拥有亿万财富之后,依然保持着一种朴素的精神和合作的激情,洛克菲勒、松下幸之助、刘永行等都是如此。曾为大陆首富的刘永行,每天的日常开支一般不超过100元。因此,对创业者而言,创业的精神并不是对人生某一阶段的特殊要求,而是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贯穿于人的一生之中,就如同呼吸、吃饭、睡觉,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创业精神,复兴高科总裁郭广昌有着自己的感悟,体会着自己的心路历程,“大学生应该把创业看作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的特点是:自己决定下一步怎么做,自己对每一步负责”。从最初仅仅300元的调研项目,到资产上百亿元的复星高科,郭广昌把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与创业相连,取得骄人成就,成为财富英雄的背后,是其至今仍然没有停止的创业生活。 如同有些普适性的真理永远不会过时一样,早期的创业者过着筚路蓝缕的创业生活。虽然时代在变,但万变不离其宗,把创业融入生活,是每个有创业意图、或走在创业成功之路上的人们的共同经历。 作为新一代创业者的代表,“我爱卡”网站CEO涂志云就正在延续着一种创业生活方式。还不到40岁,他就是跨越金融和IT两届的风云人物,由他创立的“我爱卡”网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也是唯一的信用卡门户网站,不仅如此,他还当选由欧美同学会评选的“2006十大海归创业新锐人物”。 从伯克利、斯坦福的学生身份,到2002年成立消费信贷管理咨询公司,再到2003年创建“我爱卡”网站……无论是求学还是创业,在他人眼中,这一切都是顺风顺水,但须知任何荣耀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努力和辛劳,尤其是创业的路途之中,一帆风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对于别人摆放在自己头顶上的光环,涂志云宁愿将其归结为“或许是起点较高”,相比于此,他更重视的是创业经历带给自己的“有意思的生活”,而对于成败,则只是“转头空”的瞬间罢了。 20世纪90年代末,出生于军人家庭的涂志云,年少时接受着非常正统的教育,即严格的纪律和集体主义教育,而中规中矩的他也从未偏离过轨道,一直被视为长辈眼中好孩子的典型。此后的求学生涯更是一帆风顺,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被保送到中科院读研,深受20世纪90年代初出国大潮的浸染,1991年拿到全额奖学金的涂志云进入美国伯克利大学,开始留学生涯。商学院硕士毕业、工作四年之后,他又进入斯坦福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在美国,斯坦福的创业精神根深蒂固,堪称创业大本营。在校园里,人人拿着计划书,不是在找投资,就是已经找到投资,如若不然至少在投资公司工作。“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斯坦福精神根植于涂志云内心之中。 1998—1999年,美国正处于网络歌名的最火热时期,涂志云边读书边在一家网络营销公司兼职,毕业之后就已经跻身为该公司的营销科学家,等到2000年公司上市时,涂志云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成为百万富翁。创造价值的兴奋让涂志云备受震撼,回国创业的想法开始充斥心中。 放弃海外优越的生活,涂志云收拾行囊回到国内,开始了创业生涯。然而,即便有着人人羡慕的“高科技海归”的优势身份,涂志云的创业之路也不是平平坦坦的。由于缺乏对国内市场的了解,2003年他创建的国内第一家专门针对银行的消费信贷管理咨询公司,以失败告终。2003年2月,正值中国最热闹的传统佳节春节,涂志云却在北京度过人生中最郁闷的一段时光,“就和家人在北京待着,哪儿也没去。也不知道往哪里走”。 成功者和失败者的最大区别,不是在于是否遭遇挫折,而是在于对待挫折的方式,后者往往是一蹶不振,而前者却能够吸取教训,从头再来。2003年8月,涂志云再一次创业,成立北京决策引擎风险管理科技有限公司,因为偶然的一次帮中信银行做信用卡营销的业务,让他认识到其中的商机,于是2005年他成立了尚诺集团控股公司和尚诺科技公司,并建立“我爱卡”网站,专攻信用卡市场的网上营销。“过去中国一直是以借记卡为主,中国的银行总共发出了全球数目最多的近10亿张借记卡,由此可以预见信用卡市场的广阔。自2003年以来,每年新增的信用卡都会翻番,而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收取银行佣金,所以每年的收入也都有2~3倍的增长。”每次提及公司前途,涂志云总是信心满满。 为此,他几乎没有私生活,由早晨八九点到公司,一直忙碌到深夜,即使回到家中,依旧是以工作为重心:回复邮件、批示文件、上网浏览行业动态。这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规律生活为有些人所不能忍受,但涂志云却乐在其中,并乐此不疲:“创业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虽然表面看在做着相同的事,但因为自己创建的是一个在中国还没有先例可参考的行业,所以每天其实都是一种崭新的体验,面对的也都是全新的问题。” 别人眼中的自讨苦吃,对某些人来讲,却可能是一种别有一番风味的生活价值取向。工作过程中的解决难题,或多或少的成就感,最为涂志云所看重。在涂志云的生活中,也并非没有休闲生活,他将公司地点设在距离清华大学东门5分钟路程的中关村,有时他也会去校园看一看,当看到校园内的青草地和学子青春脸庞时,他都会感受到一种蓬勃的生机和年轻的力量。 做最好的自己 自人类诞生以来,寻找自我一直就是最为引人注目的话题,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以“认识你自己”作为人类探索知识的最高境界。 但是,“我是谁”这个谜题,也一直深藏在人们内心最深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也是一个不断寻找自我的历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强迫自己做一个不是自己的人。自己拥有的天赋、特有的一面是怎样,有没有被自己所发现,都是摆在面前最客观、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自我的寻求,是一种长期的探索,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在种种事情历练之后,才能够展现和发掘而出的。但有些遗憾的是,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之下,大多数的人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规划好。无论是从幼儿园,到上学阶段;还是从结婚生子,直至退休的人生主体部分,都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默默地助推着,把人设定在一个圈中,让挣脱变得像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因此,我们中的大多数在一成不变的日子中重复和压抑着自己,在千篇一律的生活中迷失了自我。 国际华人成功学第一人陈安之,是继卡耐基、希尔、安东尼、罗宾之后的第四代激励成功学大师,被尊称为“信心和潜能的激发大师”。“要相信自己就是一座宝藏;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成功者绝不放弃,放弃者绝不成功……”这些激励人斗志的语言,被各行各业的企业管理者和推销员广为传诵,而事实也证明,凡是用心实践的人,业绩都突飞猛进。 而他自己本人的成功经历,也是一个“寻找最好的自我”的过程。生于1967年的陈安之,12岁随亲戚到美国读书,一直生活在边读书边工作的状态中,从17岁到21岁,他做过的工作接近20种:餐厅服务生、净水器销售、巧克力批发、电话卡销售等。但并非所有的事情都像身体内所需微量元素那样,越丰富越好,职业经历就是其中一种。看似复杂的职业经历没有丰富陈安之的银行存款,直到21岁他的银行户头的金额还仍然是零。 大部分人在年轻时,大多处于懵懵懂懂、找不到方向的迷茫阶段,此时,如果生命中出现一位能够点拨自己的良师益友,将是人生一大幸事。在21岁时,陈安之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位恩师——世界潜能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此后他的个人特长、天分和强烈的爱心获得真正的释放。“这个世界上赚钱的行业很多,但是没有哪一个行业可以比得上帮助别人成功和帮助别人改变命运更加有价值、有意义。”罗宾的这句话改变了陈安之的命运,让他树立起“以最短的时间帮助最多人成功”的志向。 《创业成功的36条铁律》《如何做个赚钱的总裁》《卖产品不如卖自己》等一系列书籍,和《陈安之创业法则》《陈安之推销法则》《陈安之人才法则》等VCD,都是他今天成就的最好说明。当然,事业的成功伴随着金钱的如期而至,27岁时陈安之即通过自我奋斗成为亿万富翁。 陈安之寻找到了自我,也成就了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在中国,也有一批批的大学生通过创业,来寻找能力知识的自我重建。在绍兴,有一条有趣的“商业一条街”,由绍兴文理学院10余名学生开办的6家独具风格的个性商铺组成,变废为宝是他们最拿手的才艺,将废弃的旧汽车轮胎、草绳、竹木等,花一番心思对店铺进行简单装修之后开业,他们所售的商品是从杭州批发而来的服装、手袋、休闲饰品等。 在这个充满幻想和激情的群体中,纺织服装系二年级的3位女同学共同投资8000元开设了一家名为“BUM.3G”的服装店,经营价格为四五十元的服装,货源与其他商家相类似,都是从杭州进货。小胡和小徐就是其中的两位“店主”,每日除上课之外的空闲时间,全部在店中忙碌,与其他同龄人相比,她们少了很多原本该享受的悠闲时光,但她们却不以为然,“自己是学纺织服装专业的,开店的目的是想把所学的知识市场化”,以此证明自己的商业才能。 承载着自己的梦想,以运用自己所学知识为目的,是绝大多数大学生创业的最初缘由。同属一个学院,土木系室内装潢专业的三年级女生小赵,自己单独一人筹资3000元开设了一家更加多元化的小店,经营商品可谓品种繁多:服装、胶卷、小礼品,诸如此类。积累商业经验,是她的初衷。“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这是我想从商的原因之一。”面对招聘单位的功利要求,既希望大学生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又希望其具有实践经验,如果不在学校期间早日进入社会锻炼,毕业求职时只能是难上加难。 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的基因中往往含有成功的成分。在“经商”一段时间之后,也让小赵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完备,“关键是要勇敢地踏出第一步,而且第一步目标要远,不要害怕冷嘲热讽,不要害怕失败,更不要想平庸地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在前行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朝着自己的理想坚毅地迈进,不仅锻炼了智慧、才能以及对机遇的敏感性,还是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最佳途径。 用激情澎湃的生命和满腔的热血去寻找生命中的自我,在创业的过程中找到自我,或许,这才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一段旅程。 抓住易逝的机会 对于那些实际上影响我们一生的前途和我们的最后归宿的事件,我们甚至也只能知道其中的一部分。还有数不清的大事——假如称之为大事的话——差点儿发生在我们身上。然而却在我们身边掠过,没有产生什么实际效果,甚至也没有任何亮光或阴影反映到我们的心上,使我们察觉到它们的接近。 这是社会心理学家霍桑,对机遇所做的一番陈述,所谓的“大事”正是机遇的代名词。机遇之于每个人的非凡意义,是古今中外人们所议论的焦点。唐代诗人张九龄,早在千余年前就曾告诫我们,“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而法国作家拉罗什富科也在300多年前发出这样的感叹:“不管人们怎样夸耀自己的伟大行动,他们常常只是机遇的产物,而非一个伟大意向的结果。” 机遇的出现诚然可遇不可求,但识别并抓住机遇才是最为关键的一环。英国科学家贝弗里奇曾经指出:“发现的历史表明,机遇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即使在那些因机遇而成功的发现中,机遇也仅仅起到一部分作用。” 在法国,有个叫做吉麦的画家,由于其画作无人赏识,因而与妻子过着十分拮据的生活。有一天,妻子在院子洗衣服之际,他在旁边支起架子画画。画到一半时,他习惯性地甩了一下手中的画笔,虽然无意,但画笔的蓝色颜料却溅到妻子刚刚洗好的白色衬衣上。 眼看辛辛苦苦的劳动果实被破坏,妻子不得不边抱怨,边重新洗那件白衬衣。让妻子更加恼火的是,尽管她又费力地搓洗了半个小时,但是衬衣上的蓝色总也洗不掉。无计可施之下,妻子只好将没有洗干净的衬衣晾起来。但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等收衣服时,她却发现蓝色斑点消失不见了,白衬衣反而比以前更加洁白、鲜艳。当麦吉得知此事后,他又重新进行一番实验,结果和之前一模一样。画家本来就是从事视觉艺术,麦吉分析之后得出结论:这是由于人们的错觉造成的现象,在白色里添入少许蓝色,人的眼睛看起来会觉得更白。 目光敏锐的麦吉立刻从中感知到商机,他把这种能使白衬衣更白的淡蓝色颜料,命名为“可以使衣服洁白的药”,并且附上一份如何使用的说明书。宣传之后,他便拿到市场去销售,试用之后,这种蓝颜料和水的混合液,发挥出令人咋舌的漂白剂作用,市场反应空前,麦吉夫妇两人在短短数月内变成大富翁。 机遇看似偶然,但能够抓住机遇,其中却隐含着必然。机遇无处不在,能否抓住,关键还是在人。同样的机遇摆在面前,有些人能够慧眼识珠,从而走上坦途大道,而有些人却视而不见,白白坐失良机。 机遇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对创业有准备的人,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中,在经济大潮脉动勃发的中国,在时代呼唤财富英雄的今天,也许是其最佳的崛起时机。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从之前的闭关锁国的计划经济,发展到现在敞开大门的市场经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国有企业的数量还占到80%以上,但随着民营经济跳上历史舞台,并渐渐开始占据上风,到目前为止,国有企业的比重只剩下不到30%。民营企业特有的体制灵活,竞争力强,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摆脱了姓资还是姓社的困扰,中国为民营经济的发展铺设了大道,此时毅然踏上去,成为创业大军中的一员,可谓是识时务之举。 其次,市场是企业发展的沃土,也是创业者的指挥棒。中国市场之大已经毋庸置疑。截至2005年,北京、天津、重庆以及中国沿海的六省人均GDP已经达到2000美元左右,即意味着中产阶级的人数上升到5000万人,这种经济规模以及市场需要量,东南亚五国相加之后,也难以望其项背,只是中国的30%~50%。 广阔的市场前景摆在面前,还有低廉的劳动力优势作后盾。越来越多的外资在中国建厂,就是最好的证明。相对比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国家,一些外资企业更青睐中国的珠三角,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吸引力所致。在中国,农村人口占56%,过剩的劳动力涌入城市,为企业解决了人力资源匮乏的后顾之忧。 2003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的大门又向外张开一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开放资本市场,此后,雄厚的国外资本开始纷纷涌入中国。外资一窝蜂地进入,风险投资成为最热门的话题,“要创业,找风投”成为风靡一时的口头禅。当然,利益是风险投资者们的最大诱惑。2005年11月16日,在亚太总裁协会年会演讲中,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首席律师、美国普纳斯集团董事长邓隆就阐述了投资中国的五大理由: 1.中国经济发展非常快,全国经济年增长率是8%~9%,一些沿海地区甚至达到10%~20%,跟当年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发展的速度一样快。所以,经济发展速度快,政治稳定是投资中国最大的理由。 2.中国的竞争力非常强,不但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有众多廉价劳动力。 3.中国有广阔的市场,给了全球,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各个地区做进出口贸易的机会。 4.回报率非常高,有三大回报率:房地产价格大涨;人民币汇率还会涨,投资中国,要先占地盘;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利润,投资中国的公司,都证明回报率非常好。 5.投资中国最大的理由是,任何一家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一旦宣布进入中国,它在美国主板纳斯达克的股价都会大涨。所以投资中国就变成利好消息。 尽管风险投资者们有亿万资金待用,但他们也并非是“钱多了没处花”,对于项目,他们仍旧要千挑万选,团队、商业模式、经验……缺一不可。因此,想要他们为你的项目舍得花钱,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容易事。 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时期,哪怕是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都有创业的机会,对于创业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和紧迫感,也同样需要耐心和恒心。 创业改变命运 “励志照耀人生,创业改变命运”,这是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一档《创业英雄会》栏目打出的醒目标语。诚然,创业是人生作出的重大选择,与以后的人生道路息息相关,更是与一生的命运流向紧密相连。 命运的有无,争论了数千年,在唯物主义者看来,人类不存在命运之说。但如果相信者,皆认为命运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东西,古语有云:命由天定,运由己生。说到底,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虽然不能选择出身,但是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改变自己的心态。 不言而喻,如果想改变命运,最重要的是改变自己……在相同的境遇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命运。一个人的命运不是由上天决定,也不是由别人决定,而是由自己。若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最重要的是改变自己,改变心态,改变环境,能做到这些,命运也会随之改变。 在人的一生中,会出现多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完全有赖于一个人对当时情形的认识和判断。路遥在其成名作《人生》的扉页上有一段话引人深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比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地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同样,走对一步,也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有这样一则关于“生活与选择”的故事:有国度不同的三个人同时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可以分别答应他们一个要求。爱抽雪茄的美国人,要了三箱雪茄;喜欢浪漫的法国人,向其索要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做伴;而出人意料的是,犹太人选择要一部能够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监狱中的三个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境遇。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只见他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边跑边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要雪茄的同时忘记了要火。接着法国人走了出来,此时他手中抱着一个小孩,那位美丽女子手中也牵着一个,肚子还怀着第三个。最后,犹太人走了出来,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斯莱斯!” 三个人的结局不同,都是由三年前的选择所决定,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我们今天的选择,可能就会在三年之后显露端倪,而差距可能体现在不同的层面。在众多衡量人生走势的具体指标中,财富即金钱的拥有量虽然不是关键的一环,但在以财富论英雄的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可信性和可操作性。 成功的过程可能很简单,但可能性最大的则是路途坎坷。创业者无一例外的共同点都是不安现状。创业就是自己改变的机会,转折的机会,创造成功的机会。暂且不论这种机会的成功比例是多或是少,但只要有机会,就会大于零。 阿里巴巴主席马云,是年轻人心目中的大英雄,其缔造的电子商务帝国令世人侧目,也让我们看到了互联网创造的辉煌与光辉。1995年,是一个知识分子急需重新证明自身价值的年代,此时身为教师的马云表现出了“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已留校任教的他放弃了教师的坦途,随着“下海”大潮朝一个全新的方向出发。如果14年前,他只是安分做着外语教师的职业,没有萌发创业的冲动,今天互联网神话的“封神榜”中,肯定不
全本下载
  • preview 预览页数:
  • authors 作者: 艾学蛟
  • size 大小:
  • pages 113725
摘要描述:

评个分吧

    随机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