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送给打击你最深的人.txt
预览字体调节
您下载的该电子书来自:TXT书库 欢迎访问: www.txtsk.com ‧卷 一‧生 命她是上帝最美的恩典   她是上帝最美的恩典   杨恩典结婚了!像她这么美的女孩,是该有个属于自己的幸福。   恩典,也和其它年轻的少女一般,有着对爱的憧憬及未来,她自知和一般人不同,但还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可以互相扶持、互相照顾、彼此了解的伴侣,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完全看上帝的旨意,只能顺其自然。也许,这个美好缘份的来临,真是上帝巧妙的安排。   在杨恩典的生命中,真正的贵人应该是六龟育幼院创办人杨煦牧师及林凤英夫妇二人。她说,看到自己先天缺手、蹬来蹬去的双脚一长一短,冈山警察局找遍所有育幼院都不敢收养,最后才知道杨牧师夫妇办的山地育幼院很有爱心,当杨爸爸看到她的第一眼,就怜悯地说:「这是上帝的恩典。」所以取名「恩典」。虽然很多人会质疑:「她没有手臂,怎么叫做恩典﹖」而杨爸爸也总是笑嘻嘻的回答:「她没有双手,上帝免除她的劳役,这不是恩典,是什么﹖」   恩典三岁时,蒋故总统经国先生到六龟育幼院探视,将恩典关怀地抱在怀里,告诉恩典:「虽然你没有手,但你还有脚,还可以做很多事。」至今,恩典仍将「蒋爷爷」视为生命中鼓励她刻苦自励、走出阴暗角落的「贵人」。   恩典八岁时,日本无臂少女白井典子造访六龟育幼院。   看到典子能够灵巧地用脚折出纸鹤、开车、打电话,而她只会用脚洗脸、刷牙和写字,所以也强迫训练自己学会折各种纸制品、压花和上厨房做蛋炒饭。典子扩大了她对双脚的想象空间,她开始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天空││那就是绘画。   恩典国中时开始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先后拜国立艺专教授杨鄂西、王瑞琮学国画,一九九四年,恩典第一次应日本之邀,在东京等地举办个展,一九九六年赴美国加州旧金山教会及学校举办巡回画展,一九九七年经引荐参加吴健雄基金会义卖大会,与张大千、张杰、黄光男等前辈的画作一起参与义卖,这对她来说,鼓励作用很大。   能够自力更生,并且有能力帮助他人,对她来说,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恩典对生命充满了热爱和感恩!她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有值得被尊敬的地方,也相信上帝是公平的,虽然她的身形和一般人不同,但她相信上帝补给她的却是更多,所以她一直秉持着感恩的心来面对整个人生、整个社会,并让自己在有机会被拥抱的时候,学习如何开怀地拥抱及珍惜生命的可贵。   在求学过程中,思典把自己当做平凡人来学习,蒋故总统在她三岁时也告诉她,你没有手,但还有脚,所以从小就知道脚对她的重要性,会用脚来做任何事,而她也了解到:如果她什么都不做,就什么都做不到。「相信你能成功,你便能成功」,这句话对她来说,是相当受用的。   学画有成之后,和一些口足画家常一起开展,当她听见自己的画作卖出去时,心里就充满了感谢。如此自信、乐观、多才多艺又带有女儿家美丽与娇态的恩典,即使没有双手,我们仍可看见她那感恩、善良、柔软的心。   恩典认为,「在伟大的爱中,她看到了自己的平凡与渺小,因此更加懂得体谅与尊敬。爱就像一粒种子一样,可以在每个人心中发芽,所以不要吝于伸出双手去拥抱爱,因为爱必回报你。」   「愈单纯的人愈容易接近天堂,如果不相信天堂,你就会错过天堂。天堂就在你的心里面,保守你的心,一切果效都由心生。」在寒风中最不易生长的小雏菊,肯定比温室中培育的兰花还要美丽,恩典就是一朵最美的小雏菊。   如同「生之歌」提及法国印象派大师雷诺瓦说过的话,「痛苦会过去,美会留下。」恩典虽然失去了双手,但凭着一笔一划留下来的,却都是无价的图画。她认为,即使是平凡的拥有,只有透过分享才能使我们拥有更多。她不再埋怨自己所没有的,却知道感激及珍惜已经得到的。   真正的美丽是经过岁月的洗礼,仍能绽放出自在、自信的从容。而恩典就是上帝最美的『恩典』。 ‧卷 一‧生 命特别的日子   你认为哪一天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又认为哪一天才是特别的日子呢?   朋友小莉喜欢买漂亮又名贵的衣服,常常买了就往衣柜里塞,问她为什么不穿?她说要等到特别的日子才要穿,所以我们常常参观小莉的衣柜,欣赏小莉买回来的战利品,有一些价值不斐的名贵衣服就一直放在小莉的衣柜里,始终都没派上用场。   好友安安喜欢买精致漂亮的咖啡杯,买了就摆在厨柜里,她总是说:「要等到有贵客上门的时候才用。」所以精致的瓷器餐具全成了装饰品,因为我们都不是贵客。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内容是说有一个人的太太因为一场意外而过世了,他在整理她的衣物时发现一条名牌的围巾,上面的吊牌还在,而人却已经不在了,那位太太常常说,要等到特别的日子才要围上它,可是特别日子还没有来,她却永远都没有机会再围上这条围巾了。   说人生,好象很长,似乎又很短;说一辈子,听起来似乎是一个很遥远的事情,问题是,你也不知你的人生终点会在那一站下车。也许,你还没有准备好;也许,你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没有人能知道死亡会在那一天突然来临。   当空难、九二一大地震、九一一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死亡」总在人们无预警中来临。   五月二十五日下午三时的华航空难事件,带走二百二十五条生命,再度演出人生无常的事实;到了民国八十八年的「九二一大地震」,夺走二千四百多条人命;而去年发生在美国的「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有六千八百多人正要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时,就和亲人天人永隔。   正因为我们无法预知死亡,所以,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特别的日子。 ‧卷 一‧生 命站在生命的转折处   每一个生命中的意外,反而是发现生命另一个桃花源的契机。   人的一生当中,都可能因某件事或某个人,甚至是一句话,而改变了一生的命运。特别是在生老病死这件事上。   「死亡」带给人们恐惧、无措、怨恨,没有一个家庭能幸免于失去亲人的伤痛。   巴瑞.葛利夫把这段故事记录在《人生的九个学分》(Legacy,the Giving of Life掇 Greatest Treasures)一书。在这本书的开场白里有一段很震撼人的文字:   「不要问『他怎么死的?』而要问:『他怎么活的?』   不要问:『他得到些什么?』而要问:『他付出些什么?』   不要问:『报纸上的人物专访怎么说他?』而要问:『他过世了,有多少人真正感到难过?』」   前和信超媒体董事长辜启允,因癌症之故,在四十八岁的壮年离开人世,而三位交大教授过劳死的新闻,也让不少人惊觉,不只是事业时常面临困境和瓶颈,就连生命都是如此无常。   你会领悟到,人是如此的脆弱,又是如此容易出错。你的爱与恨、得与失,所坚持的想法,又是这么容易的消失无踪。   因此,健康管理就成为现代人不可忽视的一门学问。   台湾有不少高阶管理及经营者,都维持着运动的好习惯,总是一副钢铁意志的鸿海董事长郭台铭,每天必定晨泳个一千多公尺,年近七十岁的台达电子董事长郑崇华,只要不出差,也都会每天健行散步一小时。   原任诺基亚台湾区总经理,现为诺基亚中国行销总监的许培桢,虽然才三十四岁,同样维持每天练太极的习惯;纬创董事长林宪铭,则是定期打高尔夫球,来抒解工作上的巨大压力。   「运动不一定保证不会生病,但至少让身体有代谢整理的机会。」   主播马雨沛说:「身体就如同企业,不去照顾,有一天身体自然会发出抗议。」现在的她,每日做健康日记,记录当天的饮食、运动量以及健康状况,就像企业有财务报表,身体也一样需要记录。   三年前,马雨沛突然发现自己得了乳癌,她没有像许多人视癌症为命运的悲鸣曲,反而将这个不速之客,视为人生的警钟,她说:「没有这场病,我不会去思考我人生中的每个关联。」   有的人因为遇见了贵人而改变一生,有的人则是因为碰到困境,一生都改变了,原因虽然不同,却殊途同归。在人生的转折点上,有人因为挫折而让人有重生的喜悦,有的人却因为遭受不可抗拒的天灾而痛苦一生。   世事无常,人的一生当中,总是会碰到一些令自己无法理解或悲痛的事情,此时只有坦然面对,别无他法,不管生命里有多少的考验与挫折,坦然面对,才能渡过生命中的穷山恶水,走向另一个好山好水的桃花源。   在人生的转折处,有时峰回路转,有时柳暗花明,处处皆有意想不到的人生境地。   换句话说,生命是一场华丽的冒险,当你换个心情、换个角度来看这个世界,你的生活或许就变得不一样了,该哭了或是该笑了,是锋芒毕露还是沉潜自持,每一个小小的转折都是生命的另一种考验。 ‧卷 一‧生 命佛经中因果的故事   在佛经中,有一则关于因果的故事:   某天黄昏时,波斯匿王前往祇树给孤独园拜访佛陀。   佛陀看到了波斯匿王全身都是尘垢,就问:「国王,您从哪里来?为什么全身都是尘垢呢?」   波斯匿王回答:「佛陀,我刚从婆提老者的家过来这里。他不久前过世了,由于家产无人继承,必须归入国库,我专程去清点他的财产。光是黄金就八万斤,其余不用说了,可是,他平时为人十分的吝啬,生活过得很寒酸,生前虽然有很多财产,但现在却两手空空地走了。」   佛陀说:「真可惜啊!」   波斯匿王问:「佛陀,婆提老者孤单一个人,平时守着家产,生活很节俭,不仅住的环境不好,穿的衣服很破旧,吃的方面更不用说了。佛陀,依您的慧眼看,他舍了人身之后,现在去了哪里?」   佛陀说:「他已经堕落啼哭地狱!」   波斯匿王听了,叹口气地说:「他那么有钱,死后,却堕落在啼哭地狱,那岂不是一天到晚在那里痛哭了?」   佛陀说:「是啊!我才说很可惜啊!」   波斯匿王又问:「佛陀,婆提老者,有那么多的财产和金钱,应该是很有福气的人才对,可是,他为什么要过着刻苦寒酸的日子呢?死后又为什么会堕落到啼哭地狱呢?」   佛陀说:「他的财富,是过去生造福得来的。在辟支佛的时代,有一位务农的地主,有一天,他看到一位辟支佛出来托钵,一时心生欢喜,就供养饭食,并说:『日后若有需要的话,我都会布施给您。』因此,辟支佛有时也会再去向他托钵,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地主起了悭吝之念,觉得为什么要供养这位出家人呢?我可以把食物留给奴仆吃啊!从此,他再也不肯布施了。那位地主就是已经过世的婆提老者,因为他曾有布施辟支佛的因缘,所以有福。可是他后来生起悭吝的心,因此,虽然有福,却不得自用,而且这辈子又没有做好事,现在堕落了,心里很后悔,所以每天啼哭。   在佛教的教义里是主张因果论的,凡事你种什么因,就结出什么样的果,每个人在世间就犹如一个农夫一般,每个人都有一亩田,您种些什么,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子来,若是种了恶因,当然,就会结出坏的因缘。   对于因果论,我是深信不疑,不用等到来世的印证,今生就可以知晓。例如考试的时候努力一点,考试成绩一定会比较好;对别人友善,别人也会善待你;平常所表现的努力,往往在日后就可以得到印证,平时结下了什么样的因,往往就会生出什么样的果来。   人生里有很多事情,皆不要心存侥幸,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凡事多替自己留点后路,才不会在恶运降临时,痛哭流涕,后悔莫及。   当生命轨迹意外断裂时   经过苦难,更了解生死,也更接近生命本质。   从九二一、华航空难、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中,让很多人都经历了亲人死亡的悲剧。   绝大多数的人经过一段时间是可以从悲伤中复原的。   其实大部分的人,都不会轻易被悲伤的挫折打败,甚至很多人在失去亲人后,把悲伤转化为成长经验和进步的力量,大部分的人都可以跨越生命的断层,继续活下去。   余德慧教授形容失去亲人会有三种不同的反应,有人面临这样的断层,就此失足掉落,再也起不来;多数人可跨越这样的断层,也就是经过悲伤后,对人生会有更真实的看法,也可以继续活下去;第三种人是不但要活下去,更要为亲人的死亡创造一套意义,除了跨越断层,进一步再搭起一座桥梁。   十五年前轰动一时的陆正撕票案,陆正的父亲陆晋德后来在新竹买下一千五百坪的土地培育树苗。   他们种树苗、送树苗、把一棵棵的生命分送出去,用来纪念陆正。   陆正的母亲丘素莲说,每次在苗圃工作都很快乐,觉得好象又和陆正在一块儿的感觉。   柯妈妈在儿子车祸身亡后,把原本准备让儿子成家立业的钱,成立车祸受难者救援会,花费八年的时间,推动完成「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的立法。   能够从悲伤中转化为力量,通常是因为经过苦难,比一般人更了解生死,也更接近生命本质。   一场火烧车的意外让侯友宜失去了他的儿子,他以为人生从此没有了希望。他有四个月的时间心神不宁,连侦讯笔录都写错,直到他勇于面对悲伤,和太太决定,再创造一个希望,一年后,新生命降临才冲淡了些许悲伤的情绪。   当他在迎接女儿诞生时,分送给亲友的蛋糕上写着四句话:「人生无常,谁能掌握,得之是福,失复本然。」于是他想通:「无常是正常」这句话的深意。   一年半前,他外放到桃园警察局,这里是他失去儿子的伤心地,但他愿意把丧子之痛化成力量,服务地方,他说:「让这道疮疤化成最美的生命原动力。」   明华园当家小生孙翠凤在十五年前失去第一个儿子。   当时才五个月大的儿子,因新生儿猝死症离开人间,一时之间,她无法接受这事实,孙翠凤自责、把自己关起来,甚至想和孩子一起走。她怨老天爷不公平:「一想到就痛,心如针扎。」   孙翠凤说,遗憾和不甘的情绪持续了两年,后来虽然逐渐平复,但儿子的死,仍是外人不能随便碰触的话题,「大概经过了十年,我才觉得对这件事有免疫力,可以谈出来了。」   每个人在面对亲人死亡时,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与反应,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恶耗时,几乎会让人陷入歇斯底里的情绪里而无法自拔。   失去至亲确实是一件令人伤痛的事,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赶紧从伤痛中走出来,化小爱为大爱,转化生命的伤痛,让伤痛成为最美丽的力量,并内化成生命的动能,让生命依旧可以亮起来。 ‧卷 一‧生 命生命的转型   要如何给自己机会呢?是用坚持到底的意志力来扭转乾坤,或者是在不可为之际,毅然的转弯另闯出一片新天地。   总之,绝对不放弃自己,更正确的说法就是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绝对不要放弃希望和自信。   在困顿的时候,我们总是一个人踽踽独行,这时候,不要只看到一颗黯淡的心,也要把心翻转过来,看见它的晶莹。   人生需要成长,就是意味着人生充满许多障碍、颠踬,只要你坚持下去,生命必定有新的格局,成长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银幕上光鲜亮丽的影星薇娜瑞德,坦承自己也有低潮沮丧的时候,甚至因此罹患了忧郁症。   出道甚早的她,曾道出自己在十九岁的时候,因为焦虑症等心理上的疾病,接受心理医师的治疗,不过,这些不愉快的经验,却在日后由她主演的电影「暂时停止长大」派上用场,让她更能体会罹患疾病者的心情。   薇娜瑞德表示,在她二十一岁那年,父亲送她一本名为「暂时停止长大」的书,她看过之后,爱不释手,恨不得马上将该书改编搬上银幕,不过直到最近她才实现了这个梦想。   年仅十三岁的时候,就开始演电影的薇娜瑞德,曾是美国影坛最亮眼的美少女,不过,随着知名度的提升,她的压力也愈来愈大,尤其是在演出「希德姐妹帮」、「风情妈咪俏女儿」等片后,过多工作量加上睡眠不足的因素下,让年仅十
全本下载
  • preview 预览页数:
  • authors 作者: 未知
  • size 大小:
  • pages 42167
摘要描述:

评个分吧

    随机推荐
特别推荐